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实验教学   >   教学大纲   >   正文

《热工与热机》课程实验大纲(2017版)

作者: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 2020-12-28

课程中文名称

热工与热机

课程英文名称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and Thermal Engine

课程类别

专业教育课程

课程性质

必修课

开课学期

第六学期

课程总学时

32

学分

2

课内实验学时

4

课内理论学时

28

适用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卓越班)

开课单位

机械工程学院

先修课程

机械设计基础、材料力学、理论力学、机械原理

一、课程实验性质和目的

本实验是《热工与热机》课程的专业性教学实验项目,本课程设置2个实验。1.柴油机虚拟拆装实验。2.柴油机认识与拆装实验。

实验1是通过使用柴油机虚拟拆装软件,在计算机上实现柴油机的拆装过程,实验的自由度高,交互性强,仿真度高。

实验2是通过真实的柴油机拆装完成整个实验过程,加强了实验的真实感,体会到机器上的各种误差和故障,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课程实验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及课程实验教学目标

该课程实验支撑了毕业要求12,具体指标点和对应的课程实验教学目标见表1

1 课程实验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及课程实验教学目标

(这个目标要与课程大纲一致,课程大纲中实验是一个目标,这里就是一个,是两个或三个目标,这里就是两个或三个) 务必参考课程大纲

序号

培养方案中的毕业要求指标序号

毕业要求

课程实验教学目标

1

1

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机电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机电工程问题。

目标1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机电工程基础知识用于解决热工与热机设计方面的问题。

2

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机械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目标2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热工与热机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三、课程实验教学内容、要求、学时分配与教学方法

课程实验教学内容、要求、学时分配、课程目标与教学方法见表2.

2 课程实验教学内容与要求

教学内容

学时

课程目标

教学方法

实验1 是通过使用柴油机虚拟拆装软件,在计算机上实现柴油机的拆装过程,

要求学生掌握柴油机虚拟软件的使用方法,在虚拟环境中掌握柴油机工作原理和各个部件结构的联系。

2

目标1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机电工程基础知识用于解决热工与热机设计方面的问题。

目标2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热工与热机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讨论与实验

实验2 是通过真实的柴油机拆装完成整个实验过程,加强了实验的真实感,体会到机器上的各种误差和故障,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要求学生掌握柴油机的基本构成和整体机械工作特性。在实际拆装过程中体会各种误差和机器各个零部件的装配关系,如何调整柴油机喷嘴间隙等技术性较强的工作。

 

2

目标1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机电工程基础知识用于解决热工与热机设计方面的问题。

目标2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热工与热机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讨论与实验

四、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1.考核方式

通过实验中现场动手能力、实验报告两种方式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见表3

现场动手能力:40%。主要考核学生是否按时在教室进行课程实验,评价标准见表4

实验报告:60%。主要考核学生对所做实验的掌握程度,评价标准见表5

2.成绩评定

3 学生成绩评定基础数据表

序号

毕业要求

课程教学目标

考核评价方式的成绩占(%

指标点占总成绩的比例(%

现场动手能力

实验报告

1

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机电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机电工程问题。

目标1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机电工程基础知识用于解决热工与热机设计方面的问题。

40

60

100

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机械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目标2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热工与热机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40

60

100

合计

40

60

100

4现场动手能力评价标准

评分标准

90–100

80–89

70–79

60–69

0–59

按时到教室进行课程实验,积极主动参与讨论;动手能力强;在实验时能表现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按时到教室进行课程实验,积极主动参与讨论;能正确操作实验设备;在课设时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按时到教室进行课程实验,能参与讨论;基本能正确操作实验设备;在课程实验时讨论发言较少。

基本按时到教室进行课程实验,迟到3次以内;能参与讨论;操作实验设备较少;在课程实验时讨论发言少。

点名时被发现旷课或讨论中注意力不集中;进行与课程实验内容无关的活动;检查其课程实验,回答思路混乱,答非所问,实验设备操作错误。

5实验报告评价标准

要求

评分标准

权重(%

90–100

80–89

70–79

60–69

0–59


内容完整,计算正确,分析及回答问题。

实验报告结构合理,内容完整,计算完全正确,文字工整,曲线及图形绘图正确、清晰,回答问题正确。

实验报告结构合理,内容完整,计算正确,文字工整,曲线及图形绘图正确、清晰,回答问题基本正确。

实验报告结构基本合理,内容基本完整,计算有个别错误,文字不太工整,曲线及图形绘图有个别错误、不太清晰,回答问题有个别错误。

实验报告结构基本合理,内容基本完整,计算有个别错误,文字不太工整,曲线及图形绘图有个别错误、不太清晰,回答问题有个别错误。

实验报告结构存在缺陷,字迹潦草,内容存在遗漏之处,存在较多概念性错误。存在抄袭现象。

60

五、课程实验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

依据表6对课程目标达成度进行评价,表7为课程目标达成度专业评价审核表。

6 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表

毕业要求

课程实验教学目标

预设的考核方式

实际学习成果

达成度值

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机电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机电工程问题。

目标1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机电工程基础知识用于解决热工与热机设计方面的问题。

现场动手能力

实验报告

该项指标对应分数求平均值

该项平均值

100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机械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目标2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热工与热机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现场动手能力

实验报告

该项指标对应分数求平均值

该项平均值

100

7 课程实验目标达成度专业评价审核表

一、课程实验基本信息

课程实验名称


授课学时/学分


开课学期


授课班级


任课老师


选课人数


 二、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

专业评价组审核

评价审核内容

评价依据

评价结果

教学日历或实习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与大纲相符( /不相符(

教案、课件、或实习指导书

教案或电子课件

与大纲相符( /不相符(

课程归档材料

课程组提供归档材料、教学大纲

资料完整( /不完整(

教学过程记录

出勤、回答提出问题、作业

记录完整( /不完整(

课程实验对毕业要求指标点达成度情况评价

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机电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机电工程问题。

(源自于表6中的计算结果)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机械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源自于表6中的计算结果)


(源自于表6中的计算结果)

专业评价组队课程持续改进意见


专业负责人签字


注:此表为课程实验实施结束后提交给专业评价组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对课程达成度评价进行审核。

六、教材与参考资料

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石油机械方向实验指导书》,校内出版

2. 《工程热力学》。高自强 第四版。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安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网站